close

image.jpeg

陶藝家范振金老師是陶藝界的重量級大師,有幸跟他學過釉藥,也曾去過他的工作室參觀,當時僅見不到十件釉彩畫,就令我嘖嘖稱奇並讚嘆大師畢生努力鑽研所成。這次難得能親眼一次見到這麼多釉彩畫作,有些據說已經被收藏家入手之私人收藏品,知道這機會不易,再忙都得抽空前去,親眼欣賞才能看到他的釉彩紋理的運用與釉色豐富並穩定之呈現。

他的作品非常搶手,廣受熱愛藝術的人士與機構收藏,最主要是釉彩畫完成的難度非常高,成就一件完美的作品相當不容易,為什麼呢?

或許不懂“釉藥”的人以為這樣作品猶如水彩或油彩,大筆一揮,短時間就可以蹦出一幅畫。

到底什麼是釉藥?釉藥是如何呈色?陶瓷色料有是什麼?釉藥與色料運用的難度在哪裡?

釉瓷釉是一種類似於玻璃質的矽酸鹽,一般陶藝釉藥是由多種粉末原料組成,臺灣常見的長石原料為:日化長石、釜戶長石、澳洲長石、霞正長石…等,再與其他原料,如石英、高嶺土、碳酸鋇、氧化鋅、石灰石、骨灰…等,也會混和金屬氧化物:氧化鐵、氧化猛、碳酸銅、氧化鈷…等,依重量比例調成不同釉藥,最後加入適量的水呈現液體狀態後,以浸、噴、刷、淋、彩繪等施釉技法,讓陶瓷坯體表面堆疊至適當的厚度外衣,再經由每種釉藥適合的溫度燒成。

不同配方的釉藥有其需求的窯爐燒成環境:有氧氛圍,或是還原(缺氧)氛圍 ; 還有不同的燒成溫度,一般可分為高溫1260~1330度C、中溫1200~1250度C、低溫700~850度C。釉藥在如此高溫下逐漸熔化,形成黏質液體,慢慢流淌散開,立體的坯體也有可能垂直流下來,也會滲入並填充於陶瓷胚體的細小孔洞,同時熔解一部分胚體形成中間層,當冷卻後,釉便和玻璃一樣漸漸變硬,顯出光澤與色彩,最終牢牢附著在胚體的表面。掌握釉藥的穩定呈色是非常不容易的專門學問,因為釉藥的變化非常大,配置過程粉末原料一點點多或少的細微差異都有很大變異,一點點有氧或缺氧拿捏不精確,窯爐溫度升溫與降溫的溫度曲線不同,施釉於坯體的厚薄,都有可能影響釉色的呈現。

另外還有陶瓷色料,陶瓷色料(簡稱色料)是一種難度比較低的上色選擇。色料是一種融點較高的矽酸鹽化合物,一般以粉末狀呈現,燒製過程中,色料難以熔化,僅與陶瓷坯體、釉藥發生反應生成中間層,與坯體和釉藥接觸的部分色料會因高溫與熔劑作用,融入少許坯和釉。

釉藥與色料是陶藝工作者常用來為其陶藝作品上色的選擇,兩者有明顯的不同,釉燒成後是一種玻璃質,具有光澤、光滑,釉色變化多端,運用得當,可使陶瓷呈現多采多姿的豐富面貌。色料燒成後形成一種帶有顏色的硬質矽酸鹽聚合體,不具有光澤,除非調配入助熔劑 ; 色料手感粗糙,一般上完色料後,也會使用透明的釉藥覆蓋,就會呈現外表層有玻璃質光滑的觸感。

許多陶藝工作者的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在作品上釉,進窯經過一天燒成之後,一打開窯門,看到辛苦製作的作品燒成的釉色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甚至釉流的亂七八糟,整窯作品報廢,而感到強烈的挫敗感。當然也是有可能會發生超乎自己預期的美的釉彩,這種好康當然機率偏低,可遇不可求。所以千萬別小看一件陶藝作品,這是陶藝工作者經過多少失敗、記錄、修正、試驗......而得到的完美之作。

不知道這樣子說明,大家是不是更了解陶瓷釉彩的困難度,產出一件完美作品往往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與時間,更別說燒窯過程充滿不可預測的爆裂的可能,即使釉彩完美,但燒破的作品只能打入冷宮、淚往肚裡吞。

范振金老師的這些參展的作品,每一件都展現他的繪畫天賦,對大自然萬物之觀察細微,對釉彩的運用與掌握完美技巧。

若是對於范老師的釉彩還有不瞭解,不妨看到最後,就知道釉彩的原料包含什麼,不同原料組成,經過高溫燒成,卻可以形成各種不同色彩,陶藝的世界真奇妙,釉彩真是深奧的一門學問。

 

▽ 展場第一幅作品,在江河垂釣的人,好像訴說一個人已經到達某種心靈的境界,深藏絕技,游刃有餘。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看到此畫,想起在國父紀念館餵食錦鯉,錦鯉爭奪食物爭先恐後,激起水花的樣子。

image.jpeg

▽ 看到此畫,錦鯉在水塘裡優游自在,與世無爭的樣子。

image.jpeg

image.jpeg

▽ 猶記得范老師說陶板的製作是一大學問,因為一塊陶板經過高溫燒成後,沒有處理好,非常容易不平,或裂開,所以范老師的陶板都是經過他請廠商特別訂製的陶板機,燒製陶版釉彩畫也是特殊的窯爐。這幅由三大片陶板所構成的三隻環頸雉作品,非但栩栩如生,更看出其精準掌握三塊陶板間的天衣無縫接色技巧。

image.jpeg

▽ 特寫環頸雉,范老師以特殊的表現手法來為帝雉頸部的花紋上色,現場仔細看還有立體感呢!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我特別喜歡范老師的荷花,這一幅,彷彿荷葉隨風舞動著。

image.jpeg

▽ 我最愛這一幅荷花,見他數次,每每都在幻想這幅畫掛在我家客廳的模樣,可惜口袋不夠深,只能將他裝進我的腦海裡。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1998年的作品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好美的晨曦,天空的雲也遮不住太陽的金黃色光芒。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巨幅海浪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展場最巨大的一副作品,好像會動的釉彩畫,水光倒影與魚群交織成色彩繽紛的視覺流動感。

image.jpeg

image.jpeg

▽ 上過范老師的課,就知道范老師是一個講求精確的藝術家,在配製釉藥時,用電子秤量著小數點以下的粉末,他不容許有絲毫誤差。今天看到他作品的草稿,不僅令我驚嘆,原來偉大作品的背後,必有偉大的草稿。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范老師的作品背後都有精心構思與配色的草搞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原料都是取自於大自然的石礦提煉,依比例配製(此時看起來僅粉末色彩,不會表現出顏色),唯有經過高溫燒成後,才會呈現其色彩。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 我個人非常喜愛范老師的陶板釉彩畫,分享給和我一樣喜歡卻沒有辦法親臨展場的同好,若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同好提出與分享。

arrow
arrow

    覓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