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於北門周邊建物的招牌雜亂不堪頗有意見,柯文哲直言「中華民國美學現在是讓我受不了的地方,所以這個要管理」

「將一個國家縮小比喻成一個家,首都就是客廳,每一個都會城市就是一間間的房間,你家的陳設就是代表你的內涵與氣質,是枯乏還是豐富,完全掌控在你,你的家可以空蕩蕩僅有生活必須的傢俱,也可以精心設計裝潢,更吸引人的是陳列了具有你喜愛風格的收藏品,你的客人來訪,在享用你熱情招待的美食之餘,與你相談甚歡,欣賞你的得意收藏,經過你介紹與講解,你的朋友領略了你的內涵,心靈必定有一番收穫。」我很欣賞友人唯寧的這一番話,城市美學就是居家美學的放大版。

image.jpeg

 

城市美學建立在居民對生活於這片土地的認同與珍惜,對於自我的生活美學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且具備自我超越的精神 ; 美學的形成,並非得要具有藝術細胞,而是一種態度,基本上一個國家製造業與商業必須具備一定程度水準~永遠將品質要求放在追求利潤之前,每一個人內心必須抱持將事情盡力做到最完善的態度,不能夠存有“差不多就好”這樣心態 ; 城市美學最終還是回歸到人民素養與態度的層次,若是沒有具備這樣條件,縱然政府建設完好的公共建設、設置吸引人的開放空間藝術作品,先撇開外國遊客素質問題,是不是每一個國人都會去珍惜並且維護?會不會有人為了拍照就攀爬藝術作品而造成損壞?會不會因為不敢坐在公廁馬桶就蹲在坐式馬桶上而造成髒亂?政府對這些公共設施重視,規劃與設計角度必須目光長遠,安排專門的人力作維護,每一位國人也都以我們美好的環境感到珍惜與驕傲,善待環境,互相尊重,相信我們的寶島未來更能驕傲吸引世界的目光。

蜜桃最近去德國旅遊,除了好山好水好美麗的郊區風景,走訪都市、新舊(古)城區我仔細觀察他們厲害的地方。並不是崇洋媚外或是外國月亮比較圓,台灣旅遊人口逐年增加,相信旅遊的意義不是只有逛街血拼、享受美食,旅遊最大的意義從這國家的地理位置、歷史背景、風俗民情、生活習慣.....來瞭解這國家的面貌如何逐年演變成今天的樣子,觀察別人強項與優勢,並學習其值得學習之處。(基於這最大的意義,我倒覺得政府應該要鼓勵國人多到世界各地看看,長遠來看,相信對國家素質提升會帶來正面效益,至於怎麼鼓勵...我認為補助或憑據減稅...等,唉!蜜桃自己在作夢,這點得由英明立法委員與政府去評估。)

德國在推行觀光產業有一厲害的地方,早在西元1950年起就依城鄉風格屬性做觀光路線規劃,區分成多種主題大道,至今已經有超過150條觀光大道,每一條都有其主題,將德國的多元文化風貌呈現給世人。羅曼蒂克大道是南德的最經典的觀光景點,從伍茲堡(Wurzburg)向南沿伸到邊界上的福森(Fussen),中間串連二十多個古城和小鎮,為古代通往羅馬的必經之路,走過一趟羅曼蒂克大道,德國藝術高峰的精華就可窺知一二。另外,古堡大道之旅可以感受中世紀的文化歷史與優美城堡的古老風貌,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其他主題大道,但這次我的德國行主要以這兩條為主,以及幾座現代感的商業大城也是穿梭主題大道的旅遊點。

好吧!一起來領略德意志的美學,細細品味德國人的民情風俗、環境保護、建築公設、舊(古)城區的維護、到大街小巷裡藝品店的櫥窗風景。

 

德國巴伐利亞邦的自然環境是上天與人類聯手打造

🔽前往德國巴伐利亞邦國王湖區,離開市區,就展開視覺的饗宴,空氣無比清新,沿途都是綠油油的放牧草原。

IMG_1581.JPG

🔽到達德國巴伐利亞邦的國王湖區接駁碼頭,環顧四週,無比天然,連水都輕透見底。

IMG_1730.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的國王湖區是知名旅遊勝地,在這裡空氣無比清爽,空氣中沒有懸浮粒子來阻擋視覺,遠處的風景也就清晰,不過是湖上一間老舊的船塢也讓遊客趨之若鶩,搶著拍照,在遊客眼裡~哇!走進絕美畫裡了。

IMG_1728.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的國王湖區紅蔥頭教堂是著名地標,湖水靜謐清澈如一面鏡子,倒映著紅蔥頭、樹林與山嵐遼繞的群山,呈現秋天的著裝。

DSC02237.JPG

🔽隨處可見欉欉花團錦簇,現在可不是春天,怎麼花可以綻放的如此美艷。

IMG_1725.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往的新天鵝堡路上的一座教堂,美侖美奐。德國政府致力在環境的維護,莫過於對工業污染問題的控制與重視,當然多數德國人的自律是一種基因與血液的成分(這是長久以來的進化吧!)

IMG_1859.JPG

🔽一整片綠油油的大地(放牧區)與湛藍的天空,還有新鮮的空氣,這樣環境任誰都會愛上。

IMG_1860.JPG

🔽新天鵝堡就佇立在那一方的山上,這張照片是方大好多倍,所以不清晰。

DSC_0134.jpg

🔽農家生產的農作物就在路邊販賣,老闆沒有人派人站崗監督,完全不怕有不肖份子偷走或破壞,想買的人自己挑選、自己投幣,憑藉著就是居民高水準的自律與尊重。

DSC_0140.jpg

DSC_0139.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往的新天鵝堡位在山上,一般人徒步要走個20分鐘,上坡會走得喘噓噓,不過,這世界知名的觀光區規劃的很好,除了徒步,還有路線與時間規劃完善的接駁巴士、馬車可以選擇,觀光客可以用不同視野輕鬆瀏覽風景。雖然覺得馬兒很辛苦,但馬車相當傳統與天然(不會污染環境),馬兒也貢獻牠存在的價值,同時也為新天鵝堡的觀光創造出他深具歷史意義的觀感與整體性,古堡與馬車不就是一種缺一不可的組合。

DSC_0145.jpg

🔽馬車與遊客共同行走在前往新天鵝堡的山坡道路上,一台馬車兩匹馬載著大約最多15人,馬兒很辛苦,但他們不會為了賺錢讓馬兒超時、超出體力負擔工作,馬伕說他們的每一匹馬都有任務限制,對馬兒的疼惜從馬兒健康的神情與體態就可以看出來。

DSC_0152.jpg

🔽在新天鵝堡瞭望這遼闊的巴伐利亞風景。

DSC_0157.jpg

🔽在德國唯一不便利的就是如廁問題,除了在飯店、在餐廳消費,幾乎所有廁所都是“使用者付費”,不過這也使得他們得廁所普遍乾淨,當然像這觀光區的老舊廁所就沒有那麼新穎美觀,不過人來人往如此頻繁,保持如此乾淨,也不枉付出一點費用。

DSC_0168.jpg

🔽在德國吸菸也是有規定在特定區域才能吸菸。

DSC_0169.jpg

🔽福森(Fussen)是德國巴伐利亞邦最南端與奧地利相鄰的童話小鎮,今天是假日,居民牽狗散步,或是坐在街頭露天咖啡座喝咖啡聊天、閱讀書報,這裏的人幾乎不低頭滑手機,滑手機的幾乎都是觀光客,這樣享受假日悠閒時光與陽光的氛圍,讓遊客也不自覺輕鬆自在起來。這一排房子一樓都是商店,有注意到他們的招牌嗎?他們的招牌是放在大門附近,大小適中的店名或符號,完全不影響其建築物與街道的整體美。

IMAG0012.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福森(Fussen)的房子就像充滿童話色彩裝飾品,這幾棟不同色彩的房子很有特色,發現了嗎?他們剛好位在一個三條路交會的小廣場,配合路的弧度形成的曲線,讓人有一種“魚眼鏡頭”的視覺效果,讓一些觀光客專程為了他們而來。

IMG_1861.JPG

🔽歐洲人對色彩的敏銳有其獨到,自己的房子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不同顏色的一棟棟房子居然會如此協調地形成小鎮的另一種色彩,他們毫不馬虎的漆在建築物的每一處,儘管不顯眼的背面也不會以為人家看不到就省略,具有完整性,而且不會髒髒的,不知道是不是定期會翻新重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空污的問題,自然灰塵就不會嚴重。

房子外的牆壁常見精美的掛鉤,掛上的都是房子主人的裝飾品,彰顯房子主人的用心與品味,也不會弄得太過,簡潔地凸顯這隻可愛的鐵製鸚鵡的存在。

DSC_0183.JPG

🔽福森(Fussen)的老藥房的招牌

招牌在華人世界是誰的顯眼、誰的比較大,認為這樣人潮才會踴躍、生意就會比較好。招牌在德國除了識別用途,更是代表店家質感的象徵,招牌是一種藝術品,甚至還述說著一段故事,走在這樣的街頭,欣賞著每一家店的招牌就是一種享受,就像是在逛藝廊一樣感受。

DSC_0186.JPG

DSC_0216.jpg

🔽不只是舊城區才會有這種拚石板路,有時候在熱鬧都會區也會有這樣的拚石板街道,拚石板路對他們來說是幾千年的歷史延續下來的,每一步都讓人走得穩健、踏實。

我很好奇,走過許多德國這樣的道路,沒有遇到踩到不穩、或會翹起來的拚石板人行道,你可能以為石板路看起來不平會很難走,其實非常好走(除非你穿細跟高跟鞋),比台灣的紅磚道還好走太多了,我一直不懂...台灣的施工單位會什麼要做出那麼糟糕品質的紅磚道?為什麼不能一次做到好?品質這麼糟的公共工程,政府是如何監督的?為什麼還可以驗收通過?不過台灣所幸這幾年人民對生活品質意識頭抬頭,台北主要道路的人行道與新北市小部分人行道的品質有改善些,尤其是換掉那紅磚人行道後,不過在無障礙空間還是做得不好,有些騎樓與人行道有高度,斜坡做的太陡,相信對於輪椅族是非常吃力與危險。

從德國石板路,看得出在幾千年前就對極致工藝有完美的要求,都市美學就從這微不足道的鋪路精神而蔓延。

DSC_0218.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的慕尼黑(Munich)啤酒的酒精絕對無法干擾居民對城市美學的堅持

🔽慕尼黑是德南的巴伐利亞邦心臟,進入慕尼黑一定會到車站。德國的每一個車站沒有進入月台“驗票閘門”,也就是說你買了票就可以直接上車,你可以隨意走到月台邊,不會有警衛攔你,他們不怕你沒有買票搭車,每一列車都會有車長先生嚴格的驗票,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是有紀律且守法的,這種精神值得學習。

DSC_0038.jpg

DSC_0043.jpg

🔽慕尼黑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旅人來到慕尼黑必來這裡,為什麼呢?若要對慕尼黑這城市鑑古知今,這裏有很多歷史故事與文化蘊含。

DSC02190.jpg

🔽慕尼黑新市政廳走廊的一牆面排列了大小一致的石版雕刻的九枚市徽,彰顯認真看待姐妹市的友誼,並且具有端莊質感 ; 中央是慕尼黑的市徽,與其他姐妹市徽排列。

DSC02223.jpg

🔽到歐洲有看不完的雕像,即使是現代化的都會區,仍有歷史遺留下來的藝術作品(或照原作重新修建),為世人述說這地方的歷史故事,慕尼黑新市政廳鐘樓前瑪利亞廣場廣場(Marienplatz)中央的瑪利亞圓柱基座上有四組青銅雕像,四個小天使斬殺人類憎恨的四個妖怪,獅子代表戰爭、蜥蜴代表瘟疫、龍代表飢餓、蛇代表無信。

仔細端詳圓柱與雕像算很新,主要是在二戰被摧毀,後來按原圖重建,儘管如此,每一個細節都不馬虎,鉅細彌遺,就雕像連背面也不會含糊帶過。

DSC02184.jpg

DSC02185.jpg

DSC02186.JPG

DSC02187.JPG

🔽慕尼黑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鐘樓上有全德國最大的木偶大鐘,每天中午11點、12點,以及夏天(5月至10月)的17點、21點,就會有真人大小的32個木偶演出歷史劇,內容是1558年威廉5世的婚禮情景。此時塔閣里許多彩色人偶分上下兩層排著隊簇擁而出,配合著音樂節奏載歌載舞,惟妙惟肖地再現了當年大婚慶典的場景,持續10分鐘。

傳說:西元1516年慕尼黑發生大鼠疫,全市有幾千人喪生,其餘的紛紛逃避他鄉,變為死城。52年後,威廉五世公爵為了恢複和重振慕尼黑,便在這里舉行大婚慶典,遊行慶祝,慕尼黑從此恢複興旺。人們為了紀念這次驅趕「衰氣」的大慶典,在市政廳鐘樓的五六層上設置了木偶大鐘。(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DSC02227.jpg

🔽市政廳鐘樓的木偶歷史劇讓在場的每一個人仰頭目瞪口呆的注目了10分鐘,木偶不斷地變換出場,豐富與精緻的演出,這顯示在建設當時,他們就抱持最到好的決心,以致今日可以吸引絡繹不絕的觀光人潮到此朝聖,追求完美是絕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欲看實況演出請點選:慕尼黑市政廳鐘樓的人偶鐘樓

DSC02228.jpg

🔽隨處可見各式紀念雕像,可以想像在歐洲的雕塑家、藝術家是多麼被重視,因為從幾世紀前就將藝術視為心靈與生活的一部分,縱然過去有戰火與人為破壞這些藝術品,後來仍不斷考究重建,就是要將先人留下來的藝術流傳給後人。這照片裡的茱麗葉銅像為什麼胸部特別閃亮?當然就是一直被世人觸摸,在歐洲許多角落的雕像都有一些神話故事傳說,傳說經過時代的流傳,繪聲繪影成了觸摸便可以帶來幸運與吉利的另一種存在價值,也成為觀光客旅程中滿足精神層面的一種方式。

這茱麗葉銅像可是從她的家鄉義大利的Verona飄洋過還而來,由於德國慕尼黑與義大利的Verona結為姊妹市(還記得市徽的照片嗎?右下角便是Verona的市徽),義大利Verona送給慕尼黑這尊銅像為紀念禮,才會佇立在慕尼黑的瑪利亞廣場廣場一角。

DSC02201.JPG

🔽這隻飛龍栩栩如生,瞧他的雙翼!這該不會是《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的巨龍法符納吧?!

DSC02224.JPG

🔽瑪利亞石柱東邊有個魚噴泉(Fischbrunnen) ,是慕尼黑上千個噴泉中最古老最有傳統的一個,16世紀建成,象徵當時這裡活躍的市集,魚噴泉在二戰中被毀,西元1954年按照原圖重建。 魚噴泉三個澆水的年輕人塑像是19世紀加上去的, 據說過去的學徒學成出師時必須跳進水池,讓別的學徒往他身上潑水。 每年聖灰星期三,市府要把空空的錢袋在魚噴泉清洗一遍,以祈求生財。 後來,慕尼黑人則希望通過洗空錢包,大開財路。  

DSC02205.JPG

🔽魚噴泉最上方為一隻可愛魚的塑像,下方圍繞三尊年輕人塑像,高舉手中抓的魚。

DSC02204.jpg

🔽慕尼黑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是西元1874年以前的慕尼黑市政廳,位於瑪利亞廣場東側。正逢慕尼黑啤酒節,這裏人潮洶湧,瑪利亞廣場廣場周圍的餐廳與商店招牌乾淨,完全不會使得市容看起來凌亂,不影響整體廣場與歷史遺跡的景觀,不需要斗大搶眼的招牌,瞧!他們生意一樣興隆。

DSC02188.jpg

DSC02192.jpg

🔽慕尼黑新市政廳(Neues Rathaus)的走廊採用哥德化之羅曼建築的十字尖肋拱頂,建築技術就是追求極致工藝的完美表現。

什麼哥德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

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與教堂,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哥德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其也成了一門關於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

羅曼式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

又稱羅馬式建築,為歐洲中世紀一種以半圓拱為特徵的建築風格,並從12世紀開始逐漸變成以尖拱為特徵的哥德式建築,其風格建築遍及歐洲大陸,成為自古羅馬建築之後第一種風靡歐洲的建築形式。羅曼式建築兼有西羅馬和拜占庭建築的特色,並因其結實的質量、厚重的牆體、半圓形的拱券、堅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頂、巨大的塔樓以及富於裝飾的連拱飾而知名,顯得雄渾而莊重。每座建築有明確、清晰的形式,並且常常採用規則對稱的平面,所以在與隨後的哥德式建築比較時,總體上會有一種質樸的形象。

DSC02208.JPG

🔽這幾年美元開始走強,美國人特別喜歡到歐洲買房子置產,從去年開始,德國也吸引美國買家,把錢匯到德國置產的美國人去年增加一倍。為什麼美國人喜歡到歐洲置產?除了環境好、生活水平較優,最主要是歐洲的建築物蓋的一點都不馬虎,雕梁畫棟宛若美術館,不然就溫馨可愛像童話裡的房子,每一棟房子就是藝術品,獨一無二,而且有些房子從上一世紀就完美無瑕的蓋好,起蓋的可能是所謂名流人士,講究品質與品味,接下來不是傳承給後代,就是像藝術品一樣賣給有名望的人士,對於達官顯貴或名流雅士以住進”某一棟有名氣“房子(或城堡)為榮耀,所以常聽到他們說街角那一棟房子曾經住過誰誰誰(名人)。

欣賞德國的建築物是一場美學的洗禮,乍看似複雜的線條紋路,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其實是規則且整齊簡潔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會”差不多就好“,追求完美到極致的境界,才有一句話「德國工藝近乎苛求」,這也得以了解為什麼的德國生產的汽車、電器...總是傲視全球,你仔細瞧這鐵門的花紋,細緻到連邊緣都不會粗躁或割手,連焊接處、螺絲釘都是雕花紋路。

DSC02209.JPG

🔽這是餐廳以慕尼黑的吉祥物獅子所做的招牌標誌(廚師),在慕尼黑街頭仔細搜尋,可以找到不少以“慕尼黑獅”為主的招牌,有些部落客就專門收集城市吉祥物的照片; 若是一國政府以城市吉祥物作為商店的招牌,並補助商店,確實能帶來一些觀光效益。

DSC02212.JPG

🔽餐廳以慕尼黑的吉祥物獅子所做的招牌標誌(侍者)

DSC02213.JPG

🔽慕尼黑新市政廳一隅的牆面上有這樣金屬標誌妝點,讓我來猜猜~是獅子吧!

DSC02215.JPG

🔽這應該是飛龍吧!好精緻的牆飾。

DSC02219.JPG

 

 


德國巴伐利亞邦中部的羅曼蒂克大道_濃厚中古風情的羅騰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

🔽歐洲的紅屋頂總能讓人眼睛一亮,有時候買門票爬到腿酸的瞭望觀景台,就是為了欣賞這樣的風景,而不是雜亂違章一堆的醜陋屋頂。巴伐利亞邦中部的羅騰堡舊城區的紅屋頂下到底又是什麼樣風情?

IMG_1972.JPG

🔽來到巴伐利亞邦中部,進入中古世紀童話小鎮般的羅騰堡舊城區,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這家專賣青花瓷的瓷器店,可惜店家不可以拍照,裡面的好物無法分享給我的陶友。

IMG_1879.JPG

🔽豬在德國人的心中,可不是好吃懶做的動物,而是吉祥、幸福的象徵,所以常見他們以豬為主題做成不同商品。

DSC_0214.JPG

🔽這家禮品店,賣的是觀光區常見的擺飾禮品,當然都是工廠量產商品,並非是手工獨一無二的稀有品,在不同城鎮觀光區還是有機會看到。

IMG_1880.JPG

🔽歐式精緻的小房子擺飾禮品,做成純擺飾、小夜燈、磁鐵、薰香器,是很多人到歐洲會買的紀念品。

IMG_1882.JPG

🔽走進店裡有一牆面櫃子陳列了各式各樣小房子,小房子的細節處理的非常細微,只可惜材質是polystone(保麗石粉樹脂)其特性翻模後可以處理任何微小細節(例如髮絲、衣裙皺摺...),polystone對我而言,就是化工材質,只是沒有像塑膠材質可以做到龐大的量產就是了。

IMG_1884.JPG

🔽這家禮品店,門口的階梯上也是展示台,簍空的貓頭鷹都是陶製燭台。

IMG_1881.JPG

🔽簍空的蝸牛與小鳥也都是陶製燭台,右下角的大蝸牛與南瓜材質就是polystone(保麗石粉樹脂),你分的出來陶土與polystone了嗎?

IMG_1883.JPG

🔽歐洲的許多舊城區都會有鐘塔,德國也一樣,走在羅騰堡舊城區,不需要戴手錶,一抬頭就知道現在時間,時鐘本身古典設計(會特別設計在指針)、俐落清晰。時鐘幾乎都很準時,想必這對守時紀律的德國人是基本要求。

IMG_1891.JPG

🔽走著走著又看到一家藝品店,商品比較細緻,好可愛的小狐狸,可惜前排全都是polystone(保麗石粉樹脂)。

IMG_1897.JPG

🔽轉角小巷口,有一家戶外、花園鐵製飾品專門店,精緻的翦影設計搭配鐵製帶有銹蝕的材質,讓空間多一種活潑與想像的調性,別小看這不起眼的生鏽商品,店裡面不少客人,由此可見當地人對於自家的戶外與花園裝飾是多麼在意與講究。

IMG_1899.JPG

🔽走著走著,忽然面前飄來一陣陣泡泡,循線追蹤原來是這家泰迪熊專賣店二樓窗戶的泰迪熊在吹泡泡,真有趣,成功吸引我們的注意。

IMG_1900.JPG

🔽靜謐的巷子,再度讓我忍不住舉起相機拍照,房子油漆的粉彩顏色,單看沒什麼特別,比鄰時卻能夠相互輝映,形成一種溫暖和諧氣氛。

IMG_1903.JPG

🔽遠看這家禮品店陳列各式裝飾品玲瑯滿目,進入後,發現女老闆是日本人,裡面有很多商品是日本坐船來的,相較之下,覺得日本的商品設計顏色與線條更為柔和細膩。

IMG_1904.JPG

IMG_1905.JPG

🔽Elephant Parade專門生產大象商品,各式彩繪花紋、各式裝扮、甚至有售素面大象與彩繪顏料套裝組合(Artbox),自己畫自己的大象,每一個人都是小藝術家,挺有趣的!

IMG_1906.JPG

🔽聖雅各教堂(St. Jakobs-Kriche)是德國羅滕堡一座古老的路德會教堂,興建於1311年至1484年。欣賞其窗花、門拱與屋頂尖塔,柱上裝點的雕像述說著教堂宗教想要告訴世人的故事。

IMG_1909.JPG

🔽漫步在羅騰堡舊城區街道,每一棟房子都是獨特的,連房子外牆的台階都會種上色彩豐富的植物,點綴著已經夠夢幻的童話屋。

DSC_0233.JPG

IMG_1920.JPG

🔽一棟棟童話屋,用色大膽,這樣的粉橘色使得這條街柔和溫暖,圓拱門或長方形門、五個窗或九個窗....自家房子任你設計,儘管沒有統一樣式,房屋線條依然整齊俐落,沒有絲毫雜亂,就是這樣的高度自由卻不逾矩才能構成這座美麗的童話小鎮。

IMG_1918.JPG

🔽羅騰堡很多德式傳統半木結構房屋(德文稱為Fachwerke)西元1945年二戰期間由於納粹駐軍於此,美麗的羅騰堡與德國其他城市一樣,遭聯軍數波轟炸,城區建設有四成被摧毀,二戰結束後,羅騰堡居民花費25年時間,才將半殘的城區恢復原來中世紀的風貌,在這城鎮再次領受德國人鐵的精神。

DSC_0219.jpg

🔽綠色那棟Bäckerei Striffler餐廳前有一長相很妙的雙尾人魚蓄水池(查不到名稱),水池的水溢流出形成這個休憩區,有注意到嗎?休憩區完全天然材質建構,沒有塑膠或非天然材質。

逛完大半個舊城區為什麼這麼多噴水池或蓄水池?主要是自古以來這樣舊城區住宅密集,而且多是德式傳統半木結構房屋,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火燒連城”,即使是現在,大型消防車也因為城門太窄而不能駛進古城,所以在大街小巷的水井或者水池至今日仍然使用。

DSC_0246.jpg

🔽羅騰堡雖然不是葡萄酒產區,自家門口貼牆壁種植葡萄藤樹似乎稀鬆平常,蜜桃心裡在想他們是不是隨手一摘,便可品嚐新鮮無農藥的水果了,若能這樣真是太幸福了。

DSC_0236.jpg

🔽在羅騰堡舊城區,自家門口貼牆壁種植葡萄藤樹已經不稀奇,這戶人家種植西洋梨樹,樹枝沿著主人架好的藤架~不斷沿壁蔓延,形成一種童話故事裡才會出現的畫面,太有趣了!這果樹可不是假的喔!走進看你會嚇到,因為已經結了非常多金黃色的西洋梨,而且我必須強調的是~不管他們家門口人行道種植什麼樹,絕對”不會擋路“,果樹一定是貼著牆面生長,這真的太強了!

IMG_1919.JPG

🔽羅騰堡舊城區的市場廣場往南走幾個街區就會到達的普雷來茵廣場(Plönlein),彷彿進入迷人的中古世紀的風景裡,這裡是德國最常被拍攝地點之一,也是明信片的知名景點,蜜桃就是數年前看到這美麗畫面就興起「有一天我一定要到這裡」的念頭。 在石板路的分岔點,往左邊石板路會通到建於西元1385年的Siebers Tower塔,往右邊石板路會通到建於西元1360年的Kobolzell Gate門。普雷來茵廣場(Plönlein)風景如畫,最主要由三元素構成這吸引人畫面, 中央矗立著德式傳統建築物一上坡一下坡的分叉石板路、兩座古塔。

DSC02271.jpg

🔽蜜桃就是數年前看到這美麗畫面就興起「有一天我一定要到這裡」的念頭,特別找出這張照片,是不是很浪漫童話?

螢幕快照 2016-03-21 上午1.10.16.png

 


德國巴伐利亞邦中部的羅曼蒂克大道北端的起於壯麗典雅的烏茲堡(Wurzburg)

🔽德國著名旅遊路線--羅曼蒂克大道(Romantische Strase),連結許多旅遊景點,北端的起點就是從烏茲堡(Wurzburg)至福森(Fussen),總長約350公里。照片為鳥瞰舊梅因橋 (Alte Mainbrücke) ,為了拍下這美麗的照片,再累也要爬上位在山上的瑪利恩堡要塞。

DSC02282.jpg

🔽儘管不知道每一個雕像銅像背後的故事,欣賞形形色色的雕像銅像,對蜜桃而言就形同在逛美術館。

IMG_1973.JPG

IMG_1980.JPG

🔽瑪利恩堡要塞(Festung Marienberg)於西元1253年至1720年期間是主教宮邸,象徵著權勢和財富。

DSC_0277.jpg

🔽夕陽餘暉一照就會閃閃發亮的石板路盡頭,是瑪利恩堡要塞之瑪利安教堂(Marienkirche),唯一座古老教堂(建立於七世紀)。

DSC02303.JPG

🔽舊梅因橋 (Alte Mainbrücke) 橫跨萊茵河支流的美茵河上,為美茵河上最為古老美麗的拱型石橋。橋上兩側矗立12尊聖人的石像,所以又名為「十二聖人橋」,曾被催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烽火之中,今日所見為皆為重建的複製雕像,如此不朽的重建功力,還是令我讚嘆。

DSC_0265.jpg

🔽舊梅因橋上12尊聖人的石像其中之一,與傍晚夕陽餘暉、金黃色的美茵河相稱,更顯得這城市有種浪漫的情懷與典雅壯麗的胸襟,城市的格調就是那樣不經意就流露出來。

IMG_2703.JPG

🔽 位於舊梅因橋 (Alte Mainbrücke) 上有一間著名的水車房餐廳,餐廳外的Lobby是酒吧,不妨點一杯烏茲堡盛產的葡萄酒,半倚在橋護牆,欣賞著這個城市的景色(看那瑪利恩堡要塞佇立在商上光彩奪目),慢慢品嚐手中的美酒。

IMG_2014.JPG

DSC02321.jpg

🔽返回飯店途中,已經晚上九點,經過一座教堂燈還亮著,透出的光線使得色彩繽紛的玻璃窗戶如同黑暗中最炫麗的希望拼圖。

DSC_0287.jpg

 


巴伐利亞邦的第二大城紐倫堡(Nürnberg)城堡大道上散發中世紀古老風貌與優美

🔽一早出飯店就從市集開始認識紐倫堡,蜜桃觀察到他們的市場好乾淨、沒有酸臭味、沒有垃圾,不管是花卉、水果、蔬菜、菌菇類.....攤販都非常重視整齊美觀的陳列,與視覺感官的色彩配置,難怪怎麼看怎麼順眼,覺得什麼都想買。

IMG_2043.jpg

🔽藥房的一角,有一雕像在高處,好像在守護著人們。

DSC_0300.JPG

🔽愚人船(Boat of Fools),在德國看到各式各樣的公共藝術雕像,有唯美、有寫實、有趣味、有神話,倒是頭一回看到令人驚悚雕塑,很好奇這作品在表達什麼,查了才發現有兩造說法,傳說這裡曾是猶太人居住的社區,納粹為了奪取這精華區,就放火燒了這處的猶太社區,雕像為了紀念被殺害的猶太人及警剔世人暴力與戰爭的恐怖。

另外的意義,愚人船(Das Narrenschiff)的藍圖出自於作家塞巴斯蒂安·布蘭特 (Sebastian Brant)於西1494年出版的諷刺書籍,愚人船上有111 個愚人,性格各異,各自代表愚蠢的一種,其中有守財奴、誹謗者、酒鬼、通姦者、放蕩不羈者、曲解聖經者等,指出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各種愚蠢和弊病,作為世界沉沒危險的隱喻。(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DSC_0302.JPG

🔽任何一座教堂的門都有它的細緻等著你去發現,小螺絲釘、鑰匙孔、窺視孔.....無一馬虎。

DSC_0304.JPG

🔽聖塞巴斯德教堂(St. Sebaldus-Kirche)始建於1215年,是紐倫堡最古老的教堂,在建築風格上融合了羅馬式及哥德式的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教堂和紐倫堡一樣嚴重受創,戰後經過小心翼翼的重建整修,終於又重新對外開放。教堂內展示了當時毀損的教堂照片,只見一片斷壁頹垣,照片下還有文字敘述戰爭的景況,及後來人們祈求和平的情形。教堂內安放著傳教士塞巴德斯的金聖龕,他死於十一世紀,並在1425年被封為聖徒。 此外,聖塞巴德斯教堂也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管風琴大師約翰‧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最後任職並終老之地,他曾創作出西方音樂史上的經典名曲「D大調卡農」,並被公認對「音樂之父」巴哈產生深遠的影響。

DSC_0305.JPG

🔽紐倫堡是藝術家杜勒(Durer Haus,1471~1528年)的故鄉,為了紀念杜勒這位偉大藝術家,一位現代藝術家在杜勒故居前放置了一個自己創作的大型兔子青銅雕像 (Durer Hare),兔子的眼睛滿懷憂傷,使人動情。

杜勒故居(Durer Haus)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日耳曼藝術家,這個萬能全才精通金器大灶術,油畫及版畫,他也是作家,並且熟知解剖學及透視畫法的理論及運用,杜勒故居是他自西元1509年到西元1528年去世期間居住的房子,現在已成為紀念館,其周圍地域叫做“杜勒廣場”。 紀念館內部的陳列讓人們了解杜勒當時的生活狀況,同時這裡還收藏著他的大量作品,二樓還有工作人員的版畫演示。

DSC_0308.JPG

🔽紐倫堡區域的"Ubike"

 

DSC_0196.jpg

🔽走在紐倫堡現代感的區域,欣賞建築物的細節與精美的浮雕,怎麼連路燈都這麼一絲不苟。

IMG_2117.JPG

 

 


德勒斯登(Dresden)充滿藝術氣息與巴洛克風格的「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

蜜桃這趟德國行,最愛城市就是德勒斯登(Dresden),位於優美的易北河畔,綠意盎然,滿佈著森林、花園及公園。 這座城市富含文化與藝術歷史, 文化愛好者會喜愛歷代大師畫廊與綠穹珍寶館,建築愛好者則會對這座城市風景中的混雜風格垂涎不已。不過,這美麗得城市在歷史上一直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的重鎮,因此其建設與園林都堪稱歐洲翹楚,可惜命運乖舛,多災多難,西元1685年一場大火將古城區全毀,往後的幾十年德勒斯登都在重建之中,直到西元1732年,一座新的王城才建構完成,當時的選帝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Friedrich August I)已身兼波蘭國王(西元1697~1733年)及立陶宛大公,在他的雄心壯志之下使得這城市從原來富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市轉變成符合時代風格的巴洛克城市,搖身一變成了當時歐洲最具有巴洛克風格及藝術氣息的美麗城市之一,再加上奧古斯特狂熱於藝術收藏,豐富了德勒斯登藝術收藏品,而享有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之美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西元1945年2月13日英美盟軍對德勒斯登展開了數波地毯式的轟炸,造成約兩萬五千人死亡,古城區全毀,德勒斯登頓時成了一片斷垣殘壁與廢墟,之後再度展開重建之路。

由美麗的德勒斯登之重建歷史,似乎看到螞蟻的重建精神,居民對美麗家園的認同、愛護與驕傲,抱持一絲不苟的堅持,領導著的美學素養與設計規劃,徹底執行之決心,缺一不可。看到歷史系王琪教授對德勒斯登精闢的介紹,德國人的齊心重建之路令我非常感動,如果你對這城市想瞭解更多,請看『從廢墟中重生的德國城市德勒斯登,她享有易北河畔佛羅倫斯之美譽』

🔽德勒斯登(Dresden)

DSC_0343.jpg

🔽德國知名巧克力商在車站大廳打造的廣告藝術,色彩豐富,如同這多元的城市。

DSC_0347.jpg

🔽德勒斯登的新城區(Neustadt)街道的牆面就是藝術家的畫布,恣意揮灑,真是過癮,台北街頭何時才能規劃這樣的專區。

DSC02343.jpg

🔽德勒斯登的藝術庭走廊(Kunsthofpassage)位於新城區(Neustadt),原本是破爛不堪的小型工廠區,老房子塗上炫斕色彩,加上豐富想像力的圖畫,每棟建築物的牆面都各具巧思。轉入小巷內,好像走進童書裡,現代多層大廈和十九世紀洋樓夾雜,不時有驚喜,德列斯登的新城區充滿了年輕人的活力。

DSC02348.jpg

🔽怪獸庭(Hof der Fabelwesen)從Alaunstr. 70進入藝術庭走廊(Kunsthofpassage),首先看到的是怪獸庭,牆面圖案是利用磁磚碎片拼貼而成。

IMG_2237.JPG

IMG_2239.JPG

🔽動物庭(Hof der Tiere)長頸鹿、猴子和野雁在叢林裡嘻鬧,綠色叢林任憑長頸鹿咬扯、猴子拉扯,竹籐編成的小陽台有沒有酷似樹上小屋的感覺?

DSC02355.JPG

🔽光雨庭(Hof der Elemente)藝術家Annette Paul將房子外牆設置了不少管道和樂器,下雨天通過水流,就會演奏出歡愉的大自然樂章。

DSC02328.JPG

🔽日光庭(Hof des Lichts)牆面顏色會隨著日光變化,當日光照射到牆面時,產生不同視覺效果。

DSC02329.JPG

🔽藝術庭走廊(Kunsthofpassage)裡面也有許多特色小店、酒吧或餐廳,這家禮品店販賣許多具有東方色彩的文物。

IMG_2259.JPG

🔽ANREITZ手作商店,有多種風格鮮明的陶瓷器,色彩鮮豔的珠寶,繪畫,玻璃和小型雕塑。

IMG_2228.JPG

🔽櫥窗展示的瓷器散發米羅的變形有機物體的超現實主義風格,非常搶眼。

IMG_2229.JPG

🔽另一家茶葉與器皿專賣店,陳列許多中式風格的茶具,以及鑄鐵壺。

IMG_2234.JPG

IMG_2235.JPG

🔽藝術庭走廊(Kunsthofpassage)裡面的花園,連花盆都要色彩繽紛,充滿趣味。

IMG_2236.JPG

🔽藝術庭走廊(Kunsthofpassage)通往外面大馬路會穿過這樣的走廊,走廊的陳設也別具巧思與創意,這樹幹吊燈再度說明德國人很講環保材質運用。

IMG_2260.JPG

🔽德勒斯登的新城區(Neustadt)招牌一樣古意,各有特色,蜜桃眼睛好忙啊!不過很好奇,電線是否有它藏不住的理由?

DSC02334.jpg

🔽不認的德文,光看招牌,有些招牌還真讓我猜不出是賣什麼的,不過真的很多設計獨特的招牌,值得好好玩味。

DSC02335.JPG

DSC02336.JPG

🔽好特別的招牌!猜得出來是什麼商店吧!?

DSC02349.JPG

🔽蜜桃逛櫥窗,看到這滑稽又趣味的德式香腸堡,忍不住會心一笑。

DSC02338.JPG

🔽秋天的德國,曬太陽是一種享受,看到露天咖啡座就想賴著不走,可是蜜桃還有好多地方要去探索。

DSC02361.jpg

🔽拉森(Kurort Rathen)是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Saechsische Schweiz)裡的一個小鎮,位在德國德勒斯登的東南方 50 公里蜿蜒的易北河畔與易北河砂岩山脈之間。拉森小鎮的風景優美,鎮上有些民宿,居民十分純樸和善,也是薩克森瑞士地區登山路線的起點,也是一個溫泉小鎮。蜜桃為了尋找石頭橋入口(即巴斯泰橋Bastei)誤闖入這拉森小鎮,也算是發現薩克森瑞士國家公園裡的小天堂吧!

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Saechsische Schweiz)
於1990年成立了薩克森瑞士國家公園,與捷克相鄰。是著名的旅遊、攀岩勝地,擁有中歐獨一無二的白堊砂岩景觀、堪稱全歐洲石林景觀最優美的國家公園, 這裡的地形有著彎曲多樣式的懸崖表面、獨特的石柱及高深的溝壑, 自古即吸引許多藝術家前來尋找創作靈感。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比較有名的兩個景點是巴斯泰(Bastei)以及國王岩(Koenigstein)。

停好車漫步進入拉森小鎮,就看到這佇立在石柱上的小青銅像噴水池,這座精巧的噴水池就如同這座小鎮一般小而美。

IMG_2287.JPG

🔽噴水池對面有一家藝品店,很多飾品都以易北河砂岩為主題。

IMG_2289.JPG

🔽紀念品專賣店外的石牆上展示著各設各樣的精緻瓷器。

IMG_2292.JPG

🔽紀念瓷盤以繪製易北河流域的砂岩山脈景觀、巴斯泰橋(Basteibrueke)為主題。

IMG_2293.JPG

🔽由拉森(Kurort Rathen)小鎮進入,這是巴斯泰(Bastei)通往有名的巴斯泰橋(Basteibrueke)的登山步道入口。

DSC_0389.jpg

🔽登山步道入口路旁由藝術家的山林野兔、樹幹上貓頭鷹作品點綴,形成一種融入大自然的有趣藝術。據我所知,在台灣也有外國的藝術家來,專門打造點綴在登山步道樹上的陶製貓頭鷹,這樣的藝術工作推動真的需要政府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

IMG_2295.JPG

🔽揮汗如雨的爬了一個小時,終於登上制高點眺望巴斯泰橋(Basteibrueke)與巴斯泰之白堊砂岩石林景觀,一切如此巨大,這大自然與人類的鬼斧神工,叫人嘖嘖稱奇。

DSC02365.jpg

🔽登山步道爬一趟下來,已經是傍晚六點,回到德勒斯登城區剛好欣賞舊城區的夜景。或許是聽了她的歷史,總覺得白晝的德勒斯登舊城區有種滄傷知性之美,華燈初上,如同換上華服,熠熠生輝。

DSC_0447.jpg

🔽城市的打燈,也是一種藝術,可以呈現另一種風貌,讓她風情萬種,百看不厭,有人可能會以為浪費電.....其實太陽能或很多方式都可以做到節電節能,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不能一昧省經費而什麼都不做,那不如回去山頂洞!!

DSC_0452.JPG

DSC_0458.JPG

🔽德勒斯登的巴洛克建築物打燈,散發金黃色的光澤,越晚越金碧輝煌,配上這藍的不可思議的天空,這「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夜景美到教人屏息。

DSC_0461.JPG

🔽德勒斯登舊城區混合了如同歷史靜置的古典藝術風格與快步前進的現代時空,交錯著,叫人著迷。

DSC_0466.JPG

🔽這裏入夜,是小提琴家、大提琴家、男高音或女高音的表演舞台,現在耳邊正聆聽著悠揚的小提琴古典樂卡農,德勒斯登的夜真是將我的心都偷走了。

DSC_0478.jpg

🔽這一整座城市好像用岩石雕刻出來的藝術品,沒有岩石的冷冽反而充滿著溫度。

DSC_0487.jpg

🔽麥森瓷器 (Meißner Pozellan)出自於“強者奧古斯特”於西元1710年所建的瓷器工廠,在十八世紀居歐洲領導地位,而今在歐洲的瓷器地位深植人心,這瓷器已經是一種豪奢者的地位象徵,是一種精品、收藏品。

IMG_2409.JPG

🔽招牌即藝術,如同星星一般,在黑夜裡提醒人們它的存在。

DSC02374.jpg

🔽陶瓷專賣店.....打烊了!!!好想進去逛。

DSC02375.jpg

DSC02376.jpg

🔽繽紛色彩的卡通人物公仔。

DSC_0494.JPG

🔽一座博物館的門上雕像,這獅子表情也太好笑了!算是在翻白眼嗎?(照片放大...)

DSC_0495.JPG

DSC_0496.JPG

 


柏林(Berlin)同時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流行,一個很有深度的城市

🔽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照片裡的布蘭登堡門是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西元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所以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徵標誌。

DSC_0579.jpg

🔽德國知名巧克力商在車站月台牆面的巨幅的廣告海報,將巧克力打造成象徵成功的布蘭登堡門。同樣的廣告商在不同城市,運用城市精髓打造出屬於不同城市的宣傳廣告,其手法值得效法。

DSC_0688.JPG

🔽柏林的建築景觀,這棟建築物完全符合德國給世人的第一印象。

IMG_3192.JPG

🔽柏林最有名的歷史遺跡之一就屬柏林圍牆,不管什麼遺跡,設置這樣的多國語言導覽就很棒,對於自由行的旅人是最便利去了解遺跡故事的方式。

DSC_0547.jpg

🔽當1990年東西德統一之後,柏林圍牆拆除,這是其中一段綿延一公里的東岸畫廊,是最長的遺跡,開放給各國藝術家作為創作的空間,這檢查哨的趣味塗鴉漫畫,讓歷史的悲情淡出人們的心裡,悲情不必長駐人心,因為人還是得樂觀走下去。

DSC_0551.JPG

🔽德式幽默

IMG_2588.JPG

🔽伯瑙爾街(Bernauer Straße)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內的和解教堂(Kapelle der Versöhnung),正好位於東西柏林邊界,西元1980年代被東德政府炸毀,近年又在原址重建,教堂休憩區展示著東德鐵幕的悲傷歲月照片,並紀念當時被東德軍射殺的逃亡者名字。陽光穿透木欄牆,灑落在教堂裡,格外讓人感到平靜與希望。

IMAG0047.jpg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Holocaust memorial),亦稱為浩劫紀念碑,位於柏林的中心,由紐約猶太裔建築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設計,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佔地兩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放置了2711塊灰黑色混凝土碑石,艾森曼曾指出﹐這些碑石被刻意地排成波浪狀、高低不同的,並低於兩旁的街道,其用意就是讓人們有一種陷入圈套的感覺﹕猶太人正被送入死亡集中營,使人回憶起當年那段令人恐怖和不安的歲月。

IMG_2601.JPG

🔽很棒的紀念碑設計,碑石高低起伏,光影交錯形成莊嚴肅穆的景象。佔地遼闊,意味著對殘害龐大的猶太人的自省與懺悔。

DSC_0564.JPG

🔽越往中心走,就如同進入迷幻森林,遠離喧囂,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以及其他遊客靠近的腳步聲,這種奇妙的寧靜,和碑石高度不一造成忽明忽暗,讓人害怕迷失在這碑石林間。不時,大人小孩呼嘯閃過,這儼然成了最佳捉迷藏的遊戲區,有一天傷痛會淡去,相信人們會從如此殘暴的歷史中瞭解到生命的可貴與獨特,學會尊重彼此的不同,就像這裏不一致的碑石造就這數大壯觀的成就,人們因此得以完全自由,如同捉迷藏的大人小孩那樣自由奔放。

IMG_2610.JPG

🔽當陽光強烈照射,眼前的寧靜成了不真實的景象。

DSC_0570.JPG

🔽收費的高質感廁所,裡面無比乾淨,馬桶坐墊自動清潔殺菌,設備新穎,讓旅人沒有認馬桶的困擾了,城市多建置這樣的廁所,是否可以改善市民因便秘而造成健康之疑慮?!

DSC_0291.jpg

🔽柏林的建築景觀,連販賣機都紅得徹底。

DSC_0540.jpg

🔽柏林的整潔河岸景觀與巨大的裝置藝術品,整齊遼闊,讓人心情平靜舒暢。

DSC_0541.jpg

🔽柏林城市綠化做得很努力,走一走就會看到一片樹林,除了空氣與水,藍天與綠地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元素,蜜桃呼籲:「地球人別忘記:每建築一塊地,同時也得種植一塊地」

IMG_2672.jpg

DSC_0596.jpg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柏林大教堂建於西元1893至1905年間、威廉大帝二世(Kaiser Wilheim II)時代,高114公尺的圓頂,充滿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風格。柏林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嚴重摧毀,直至現在都還在進行修復的工程。歐洲人對於歷史古蹟的呵護備至,蜜桃發現好多座曠世教堂的修繕仍不斷進行著。

IMAG0052.jpg

🔽逛到柏林這.....這施工道路景象讓我有點傻眼,不太像德國,連人行道都很斑駁,不過話說回來,也許就是殘破了才需要去修繕吧!

IMG_2675.jpg

🔽這一景,我才發現柏林也有浪漫情懷的一面。

IMAG0064.jpg

🔽在柏林市區常常會看到各種裝扮的城市得吉祥物~柏林熊。

IMG_2656.JPG

🔽德國有名的行人交通號誌小綠人,街頭還有以這號誌為主題的專賣店,其實我覺得台灣的小綠人也很有特色~一直走一直走的.....

DSC_0581.JPG

🔽今天一早特地從柏林坐車到布倫瑞克(Braunschweig),在嚴肅的辦公區出現了這幢讓大小朋友看到都忍不住「哇!!!」的建築,由美國藝術家詹姆斯‧里茲(James Rizzi)、建築師康拉德‧克羅斯特(Konrad Kloster),以及繪畫收藏家奧拉夫‧潔西卡(Olaf Jaeschke)花了兩年時間,運用各種大膽創意完成的大樓,取名為「Happy Rizzi House」。

DSC_0656.jpg

🔽「Happy Rizzi House」的塗鴉創作,用誇張的圖案配上協調的色彩,呈現歡樂的童趣,彷彿跳進卡通世界。

DSC_0661.jpg

DSC_0662.jpg

DSC_0660.jpg

DSC_0666.jpg

🔽位在「Happy Rizzi House」旁邊的藝品店,太早來,還沒有開始營業。

IMG_2750.JPG

🔽布倫瑞克市區路過一處小公園,看到這公園建設給小朋友與大朋友的休閒遊戲設施,充滿前衛現代感與益智的設計(殘念!沒有全部拍照),主題性與整體感十足。蜜桃在這公園玩得很開心,都忘了要拍照。我發現他們的習慣很好,不會一直霸佔一項設施很久,蜜桃在台灣的公園觀察到~台灣家長或阿公阿罵很愛幫小朋友霸佔遊戲設施(特別是盪鞦韆),這樣教小孩任性與不懂得將心比心實在無益於孩子的未來。

DSC_0679.jpg

 

 


斯圖加特(Stuttgart)傲視全球的工業大城卻綠樹如蔭

🔽斯圖加特(Stuttgart)位於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中部內卡河谷地,靠近黑森林 。是德國第六大城市,巴登-符騰堡邦的首府。今天一早就到斯圖加特,經過一座辦公大樓區,看到上班的人來來往往,斯圖加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人比較冷漠,不知道是不是頂著賓士的光環 ; 據說斯圖加特工業技術發達,且擁有先進的技術,因此失業率為全德國最低,所以,斯圖加特地區的人民,相當以此城鎮為傲。

另外也因為經濟發達,人民的生活較為富裕充足,相對之下,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就較高。所以斯圖加特政府便特地為人民設立的假日休閒的好去處,無論是想要逛街的買東西,或是想要找個好餐廳犒賞自己,還是想到公園享受微風輕拂、小鳥鳴叫的歡愉氣氛,總之想在假日來趟文化悠閒之旅,民眾都可以在此獲得滿足,另外斯圖加特不像其他觀光大城市一樣,不會有蜂擁而來的觀光人潮,也不會有擁擠的不舒服感,蜜桃真的覺得漫步在這城市好悠遊舒服。

DSC_0711.jpg

🔽保時捷博物館(Porsche Museum)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8:00 週一閉館 票價:成人/優惠€8/4 
有提供中文語音導覽
乘郊區列車S6/S60 至Neuwirtshaus-Porscheplatz站

保時捷博物館官網

雖然蜜桃不懂車,倒是很有興趣瞭解一個全球知名汽車品牌的草創與發展史,如何將趨使工業走向工藝。外觀看起來不大,慢慢逛也要花兩三個小時,如果你是愛車達人,恐怕可以逛更久。

DSC_0734.jpg

🔽賓士博物館(Mercedes-Benz Museum)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8:00 週一閉館 票價:成人/兒童:€ 8/4

有提供中文語音導覽 

乘郊區列車S1至Gottlieb-Daimler-Stadion站

賓士博物館官網

賓士是蜜桃從小就知道的名牌車,在我心目中也是極致工藝的代表,是質感與安全感的代名詞,確實從這品牌可以窺視到德國人的態度與精神,能夠傲視全球絕對有其道理。這裏不但是博物館,還有新車展示場,如果你是車迷得花三小時以上。蜜桃心裡在想,如果台灣也能做出這樣質感的車子,我絕對愛用國產車到底,當然太貴我就只能愛在心裡了,所以很希望嚴先生的品牌能夠加油!

DSC_0812.jpg

🔽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市立圖書館 (Stadtbibliothek Stuttgart)  感覺上很空蕩卻格外寧靜,樹好像剛種上去,綠化才在正在進行,建築物外觀則是巨大的立方體,外觀看似平淡卻有玄機,其玻璃帷幕于夜晚打燈時更顯得美麗。

DSC_0713.jpg

🔽斯圖加特的市立圖書館 (Stadtbibliothek Stuttgart) 有「全世界最美麗的圖書館」之稱,室內設計以白色為基調,幾乎沒有隔間,展現空間的開放和寬敞。有舒服清爽的視聽空間,沒有人會盯著你、監督你(像蜜桃一直在自拍與拍照...重點是要保持安靜,不能拍書的內頁、不能飲食),使愛書之人流連忘返,也掀起斯圖加特另外一波觀光熱潮。 

DSC_0723.jpg

 

 


科隆(Colonge)位於萊茵河畔氣勢磅礴的極品城市

🔽科隆(Colonge) 是德國第四大城市,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萊茵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科隆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會中心和藝術知識中心。在二戰期間科隆遭也一樣遭到嚴重摧毀破壞,今天它以其文化、建築遺產以及許多重要的國際性活動而聞名。

DSC_1026.jpg

🔽霍亨索倫橋(Hohenzollern Bridge or Hohenzollernbrücke )建造於西元1907年-1911年間,由三座鐵路橋和人行道組成, 連接著大教堂,橫跨萊茵河的霍亨索倫橋無疑擁有著最美麗的風景。

其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便是裝飾華美的大門,由當時著名的柏林建築師弗朗茨•海因里希•施韋希滕(Franz Heinrich Shiweixiteng)設計的,為新浪漫主義風格,與哥特式的大教堂呈對比。 在橋的引橋兩側共有四座霍亨索倫王朝普魯士國王和德國皇帝的騎馬像。 橋的東側矗立有威廉一世雕塑,橋西側為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雕塑,象徵普魯士對萊茵蘭的統治。
霍亨索倫橋的第一把愛情鎖在2008年的夏末出現,掛上愛情鎖,鑰匙扔進萊茵河,從此愛情天長地久。 不到兩年的時間,橋上掛滿了愛情鎖而且數目還在持續增加當中(甚至快找不到空位了),迄今為止德國鐵路局默許這些鎖掛在橋上。

把心交給我:德國歌手Hoehner的一曲“Schenk mir dein Herz(把心交給我)”,講述了霍亨索倫橋和寄託在它身上的愛情故事。 這支歌后來成了德國家喻戶曉的歌曲,更是每次狂歡節上的必唱曲目。 也正是因為這首歌,霍亨索倫橋變得有名起來。

萊茵蘭:指德國西部萊茵河兩岸的土地。但有人認為東岸文化不同,戲稱該地是Schäl Sick—較為不好的對岸。萊茵蘭本作地理名詞,但也蘊含政治與文化意義。它曾是普魯士的省份,稱為萊茵省 或萊茵普魯士,亦即今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北萊茵-威斯伐倫兩個省份。(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DSC_0926.jpg

DSC02392.jpg

DSC02388.jpg

 

🔽街頭藝術品

DSC_0936.JPG

DSC_0937.JPG

🔽猴年好應景

DSC_0938.JPG

🔽大學的一角

DSC_1015.JPG

DSC_1016.jpg

🔽藝品專賣店.....怎麼又打烊了!!!光是用眼睛逛櫥窗,我都覺得要破產了,好想進去逛。

IMG_2991.JPG

IMG_2992.JPG

🔽華燈初上,啤酒屋一家一家熱鬧起來。露天座位,用漂亮綠色植栽盆做區隔,這一點也是城市景觀的微裝飾,其實秋天的科隆已經只有12°C,坐在露天座真的會很冷,但是一樣坐滿滿,因為所有店家很貼心,會有暖爐與毛毯,不會讓你冷到,蜜桃沒有看到用塑膠帆布來圍擋四周的餐廳露天座位。到科隆也一樣,所有的店門招牌都很有分寸,口碑是堅持品質與態度而來的,不是被大招牌揪來的,不是嗎?

DSC_1028.jpg

🔽這畫面頗有趣,五間可愛的彩色小房子與古老的教堂。

 

 

IMG_2997.JPG

🔽蜜桃在想,若沒有這麼多彩的顏色,這一排房子呈現泥灰色,是不是就沒有這麼可愛了?

IMG_3008.jpg

🔽科隆的餐廳夜晚很有魅力,一排店名的招牌燈變成閃耀著“光芒”的字(曝光問題沒有拍好...Sorry),是不是溫馨又唯美?!

DSC_1043.jpg

🔽街頭海報

DSC_1044.jpg

 

 


烏帕塔(Wuppertal)低調中可以發現小驚喜的城市

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山城地區(Bergisches Land)的一座城市。 西元1930年結合民意改名為伍珀塔爾(Wuppertal),在德文中,Wupper是城市所在地的一條河的名字,tal是山谷的意思。

🔽烏帕塔(Wuppertal)的樂高橋在安靜的小鎮區,這樣的巧思,引來像蜜桃這樣的旅人,不辭千里。即使在不是走觀光路線的城市,招牌指標非常清楚,對於自由行的旅人非常友善的國家。

DSC_0973.jpg

DSC_0974.jpg

🔽即使在不是走觀光路線的城市,招牌指標非常清楚,對於自由行的旅人非常友善的國家。

DSC_0957.jpg

🔽烏帕塔懸掛電車  自西元1901年就啟用的超古老懸掛式電車,這座懸掛電車沿著烏帕河蜿蜒而建,是烏帕塔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電車線由鋼鐵材搭起,單軌設計,濃厚工業革命時代的氣息。若你問蜜桃搭乘的感受,老實說我覺得有ㄧ種在遊樂園的錯覺,因為電車的高度往下看就是河,而且還挺晃的,乘客上下車也晃,坐得心驚驚的。

DSC_0959.jpg

🔽烏帕塔(Wuppertal)車站周邊最熱鬧的街區。

IMG_2976.JPG

說真的,德國的美食比不上台灣,蜜桃覺得台灣是擁有多種美食料理的國度,所以沒有好料介紹。跟著蜜桃一起來看德國的美學,有沒有覺得旅遊除了吃喝玩樂還有其他的收穫?蜜桃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到優點,並且學習,希望每一天都更進一步,在旅遊途中也是抱持這樣的精神,不知道陶友是否也一樣呢?

對於本文內容,如果你有任何要糾正或是討論的地方,歡迎隨時留言給我,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要讓我知道唷,請給個『』或是Facebook的『』。

 

 

arrow
arrow

    覓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